除去这些之外,大同书院还设立了很多的‘特长班’。
如:琴棋书画、君子六艺、女红针织、舞艺武艺、农学种植、算账、管理......
这些特长班,涵盖了‘十八般武艺’,几乎包含了所有,涉及到方方面面。
前来的学子们,除去和这里其它书院一样的课程之外,还可根据自身的爱好单一选择或者多选,去学习这些特长班的内容而丰富自身。
这些特长班,还可以单独单一去学习,限制并不会很严格。
惠黎和忘忧掌管着大同书院,先是花了半年时间,从各行各业招揽了很多优秀的人,前来书院当夫子,报酬待遇自然是丰厚不错的。
当然还包括了,过去的这些年里,惠黎他们所接触到的对某一方面擅长的人,全部都给邀请了来。
毕竟,寸有所短,尺有所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然后在八月初的时候,大同书院正式开始,朝外界各处招收学子,为期一月。
其实,自从他们修建书院以来,就已经有很多人在观望着。如今招收的消息一出,加之各方面的区别于如今各地书院的规章制度,属实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一探究竟。
大同书院的管理制度和学期等方面,几乎都是沿用了现代的管理模式。志在培养出,各行各业不同的新面貌和擅长者。
关于女子学堂的设立,也是有意的更为提升女子的处境,使得她们活出新生和自我的价值。
关于大同书院的此次第一年的招生,场面是前所未有的热烈,甚至有着很多的外地人前来求学或者观看。
从八月初招收开始,整个明月府城的读书人,年龄符合的人家,有女儿的人家...不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对惠黎和忘忧等人的信任,或者出于城主等人的大力支持,反正,能来的都来了。
惠黎和忘忧,联合着其他所有的夫子和管理者们,从一开始就决定好了,秉承着‘有教无类’的理念,只要是符合他们大同书院制度的,都收。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九月初,大同书院正式开始了正常的教学‘营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