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才之言,甚合吾心!”
听了戏鸿和荀彧二人的分析,曹操抚掌大笑。(PS:戏志才,字志才,名不详。本书起名为鸿,鸿者,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可对应志才这个字,望各位看官老爷悉知。)
“立刻收拾队伍,往州府上任。”
豫州治所就在谯郡,曹操当日便带着队伍来到谯县。
现任的豫州刺史名叫周喁(字仁明),出身于会稽周氏,家世显赫。
但他的刺史之位,乃是袁绍任命,用于对抗袁术的。
得位不正,心中有亏。
而且,他并不想夹在二袁之间,甘心充当棋子。
周喁素来敬佩曹操为人,得知曹操带着朝廷的任命前来接管豫州,他求之不得,立刻出城迎接。
曹操见状大喜,拉着周喁的手道,“仁明啊,自酸枣一别已有数年,不曾想今日却在这里相见。”
当年,曹操兴义兵讨伐董卓的时候,邀请过周喁。周喁聚集了两千人马,跟随曹操征伐,并且被任命为军师。
能被曹老板委以重任,可见其能力不凡。
寒暄过后,他们完成了交接仪式,接下来便是昭告全州,让各地郡守和县令知道,他曹操现在是豫州的新主人了。
“仁明接下来,有何打算?”曹操问道。
因为朝廷并不承认周喁刺史身份,所以没有给他安排。
一下子,就从刺史变成了在野状态。
周喁反倒是一身轻松,从容答道,“欲往九江投奔次兄。”
他大哥周昕屯兵与阳城,二哥周昂领九江太守。
因此,他当不用担心自己的去处。
然而曹操却拉着他的手,一脸舍不得。随后拉开一步,长揖道,
“仁明啊,我初领豫州,尚有许多不明之事,可否请先生担任从事,辅我一段时间?”
曹操也知道,弟投兄乃是天经地义,他无法阻止。只能用这种方法,留住人才。
周喁连忙扶起曹操,感动不已,“曹公既不嫌弃,吾愿助公。”
有周喁相助,曹操迅速在豫州站稳了脚跟。
因为有朝廷任命,陈王刘宠,沛相袁忠,庐江太守陆康,以及汝南太守徐璆等人纷纷派人前来道贺。鲁国以及梁国,直接上请拜服。
屯兵于汝南和颍川的袁术(字公路)得知此事后,破口大骂,
“曹阿瞒,彼其娘之!”
袁术气得将桌子掀翻,“我四世三公,兴兵十万尚不得豫州,他一阉党之后,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当真气煞我也!”
他的手下,也各个义愤填膺。
对于曹操这等阉人之后,多数人是看不起的。
尤其是讨董失败后,曹操一蹶不振,他们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却不曾想,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居然成了他们统一豫州最大的阻碍!
“主公,曹阿瞒兵微将寡,立足未稳,某愿请一万兵马,取其首级!”一员猛将站了出来,其声如雷。
观之,乃袁术帐下大将纪灵。
其余诸将纷纷赞同,
“曹阿瞒欺人太甚。”
“此时若不讨伐,待其成了气候,必成祸患。”
“董贼为何要提拔曹阿瞒,他最恨之人,不就是曹阿瞒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