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容妃的阴谋被彻底粉碎,紫禁城内外却并未因此恢复平静。相反,这场风波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魏璎珞意识到,更大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

#### 宫廷震荡

容妃被捕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宫廷,一时间人心惶惶。许多曾经与她有过交集的大臣和宗室成员纷纷自危,生怕受到牵连。更有甚者,为了撇清关系,不惜互相揭发、落井下石。一时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人人自保。

乾隆帝对此极为震怒,他下令彻查所有涉案人员,并要求严惩不贷。然而,这种雷霆手段虽然震慑了部分人,却也让一些忠心耿耿的老臣感到寒心。他们认为皇帝过于苛刻,甚至暗中议论这是否是魏璎珞在背后推波助澜。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魏璎珞始终保持冷静。她知道,权力斗争中的每一次胜利都会伴随新的矛盾和敌意,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

---

#### 西域阴影

与此同时,西域某国因刺杀计划失败而倍感愤怒。他们的使者秘密抵达京城,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施压,要求大清释放被抓捕的刺客,并赔偿所谓的“损失”。然而,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乾隆帝断然拒绝。

“区区弹丸小国,竟敢觊觎我大清江山!”乾隆帝拍案而起,语气中充满了不屑,“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尝尝天朝的厉害!”

随即,他命令边疆驻军加强防备,同时派遣傅恒率兵前往西北边境,以防敌人趁机挑起战端。

得知这一消息后,魏璎珞隐隐感到不安。她担心,这场风波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全面战争,而一旦战火燃起,不仅百姓将遭受苦难,紫禁城内部的平衡也将再次被打破。

“我们必须找到更稳妥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魏璎珞对傅恒说道,“否则,无论胜负如何,最终受损的都是我们自己。”

傅恒点了点头,但他的眼神中同样透着忧虑:“可是,对方显然不会轻易罢休。如果不能给予足够的威慑,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两人商议良久,最终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由傅恒领兵布防,展示大清的实力;另一方面,则由魏璎珞负责寻找和平谈判的可能性,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

#### 神秘盟友

就在魏璎珞为如何化解危机绞尽脑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蒙古部落首领阿勒坦汗的特使。

这位特使自称奉命前来协助大清处理当前困境。他表示,阿勒坦汗早已察觉西域某国的野心,愿意提供情报支持,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与大清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