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天过去,山匪那边一直没有动静,大家又不敢放松警惕,于是像过去在磐石坞一样,安排人轮流在来到村子的必经之地值守,一旦有陌生人出现,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村里人,其他人则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总不能因为这些山匪影响到他们的计划。
蛎灰和砖建成的房子没有甲醛一说,而且因为是灶房,通风这方面比较注意,晾晒了差不多十天时间,在第二批蛎灰被拉回来的时候,大家就决定开始使用了。
这天,周粥特意让人去县城买了肥肉和酱油,加上他们在山里挖来的野菜,打来的野味,从河里捞来的鱼,准备办一场乔迁宴。
虽然来到这里之后他们没少开荤,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正儿八经地为迎接新生活而庆祝。
肥肉熬成了白花花的猪油,蒸笼上蒸着软乎乎的白面大馒头和野菜油渣包子,两口锅一口炖着山上打来的野鸡和周粥他们从海边带回来的海蛎干,一口烧着他们从河里捞上来两条十多斤重的大鲤鱼。
鸡汤的鲜味大老远都能闻到,鱼汤已经呈现奶白色,野葱和鱼块在锅中翻滚。
大家把自己做的桌子拼在一块儿,摆成长长的两条,村民们围坐两边,闻着灶房飘出来的香味,眼中露出了渴望的神色。
“好了,包子应该熟了,准备开始吧!一会儿还要去把山上放哨的同志换回来呢!大家排队领餐。”
随着周粥的发话,大家都拿着自己的碗筷站了起来。
“姑娘你先吃。”
“没事,你们先吃,东西准备得多,我最后来。”周粥笑道。
这些放在现代是再简单不过的食物,可在古代,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已经算得上珍稀佳肴,一年到头能吃上的次数屈指可数,有些甚至好几年都吃不了一次。
大家远远望着锅中飘着的油花,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但依旧没人过去排队。
周粥摇了摇头:“好吧好吧,我先来。”
“姑娘,要什么汤?”
两个大厨一个是绿荷的母亲,另一个则是当初被楚凌骁带队捉回来的给泽南军押送粮食的几人中的一个,过去曾在县城酒楼当过帮厨,虽然没学到什么,但练了一手不错的刀工。
说话的是绿荷的母亲,她一直很感谢周粥,如果不是周粥,王光可能早就死了,他们现在也不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之前她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总算是有机会贡献自己一部分力量了。
周粥看了看两锅汤,道:“要鸡汤吧,再给我来个野菜包子。”
“一个够吃吗?我们是按照馒头包子一人一个的量准备的。”大娘又亲切地问道。
“够了够了,我吃不了多少。”
自己做的包子用料扎实,一个有巴掌大,就算周粥穿越过来后体能改善了很多,还是没办法像真正的劳动人民一样有那么大的饭量。
大娘虽然点了点头,但她手底下的动作一点也不含糊,准确地给周粥捞了一个鸡腿和一个鸡翅膀,盛了汤后,又从鱼锅中捞了两大块肥美的鱼肉加进去。
因为大家都只有一个碗,所以汤只能要一样,但里面的肉是一样都有一份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