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林寒的企业管理系统,白文山觉得他是个高人,但是见面之后发现他年龄很小,而且还是一个没听说过的加里敦大学博士。

顿时有些疑惑,还生了些轻视之心。

管理学这玩意,靠的可不光是学历,若没有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多年沉淀之后,才能被称为管理学大师。

国际大企业招聘,从来没有招过刚大学博士毕业就当CEO。

当然,他爹是董事长的除外。

后来又听到林寒扣除矿业,二十年GDP超越日本,白文山教授更觉得此人嘴上没毛,不但办事不牢,而且吹牛没有底线。

可是谈论中他才发现,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还要优秀。

优秀只是一方面,聪明能干品格高尚。

钱老当年回国,带回了火箭技术,林寒回国带回了IBM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系统。

不管是用在企业上,还是高校进行研究,都很有价值。

白文山教授可是知道,宝马可是出五千万美刀,想要买IBM的这套系统。

人家嫌钱少,没卖。

这小子二十万就做了一套改进版,更符合李长水企业的系统出来。

只能说高尚。

就如林寒和某个老板说的,他不在乎钱。

二人越聊越是投机,从世界格局到经济形势,还有国内政策连贯性,未来发展的助力一聊就是一个半小时。

很多话题要是放在今天的网上都是要被河蟹的。

“林博士,您对李某人带着海量外资,又从国内银行大举借贷收购国企的行为如何看?

他能帮助我们的企业走出困境吗?”白文山问。

李某人是大马人,老婆的家族是大马第三大财团的继承人。

李某人妻子的家族甚至是大马总统的第一大金主。

李某本是华夏人,不知道何时去了大马成了赘婿,他年轻时候在大陆读书生活,在那个运动年代也很疯狂。

俗话说的好,富贵不还乡,如同衣锦夜行。

别管李某人是如何富裕起来的,也不要看不起赘婿。

赘婿古往今来都是加BUFF的。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中来回横跳的华夏国企,这两年受到了严峻考验。

很多厂子发不出工资,产品没有销路。

就在去年,李某忽然携带海量资金回到国内

他就像穿着金甲圣衣的救世主一样,从天而降,收购了大量濒临破产的国企。

他的行为被多地媒体报道,地方官员更是把他当成了救星。

爱国华侨本就是外事委的业务范围。

白文山觉得林寒应该对李某人的事情有些了解。

上面有人背书,下面企业困境实实在在。

于是全国刮起了一股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财产由公变私的大戏。

很多地方领导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亏损的企业卖,就连盈利的企业都卖。

国企可不仅仅是产权问题,里面职工干部暗自问题很多。

地方领导全都推给了李某人。

华夏某些人对企业发展的想法和那些年大炼钢铁的看法没有区别。

狂热的迷信。

“很难有成效,很可能一地鸡毛。”林寒说。

“何以见得?”白文山问。

“虽然不知道李某人这些年在大马经历了什么?

但他的行为不像是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产业资本家,更像是搅风搅雨,利用银行资本快进快出的金融贩子。

华夏企业的困境不是注入资金就能解决的,况且他用的钱大部分还是我们国家银行的。

既然银行注入资金就能为企业解决问题,还需要过他一道手吗?

地方政府和中央都头疼的事,换成他就能解决?这种事您信吗?”

“李某也是要牟利的,他不可能花重金买到手里一堆垃圾吧。

他肯定有变废为宝的能力。啥投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买卖没人干。”

“白教授,我刚才说了,李某人更像是金融贩子。

我们踏踏实实搞经济挣钱,但是有些人可不会赚这种辛苦钱。

我在米国多年,听过一种说法,李某人和香江的李超人,欧洲的罗斯才尔德,还有日崩的野村多有来往。

他们干的都是投资银行的业务。

他们看上的不是这些企业现在能产生的价值,而是规模和想象力。

收购亏损企业组建大型集团,然后注入资本,虽然市场和经营难以改善,但是他们会继续收购亏损企业。

把这一波亏损企业做的更加亏损,为他们之前组建大大型集团输血。

那个集团的财宝会很好看。

然后运作上市,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一两年后国际金融接盘,他们能拿到五倍以上的盈利。”

“欧美部一直这么做吗?而且金融资本帮助产业发展,这也是必由之路啊”白文山疑惑道,其实他很向往华尔街那一套东西。

林寒摇头叹了一口气。

“我们国家很多人,开始发展经济以后,就忘了资本论里面的话,资本从出生开始,从头到脚都是血淋淋的,是罪恶的。。”

“有点言过其实吧?”白文山脸有些红,上学的时候马列毛那是很重要的课程。

他这个大学教授还需要林寒这个美籍华裔提醒。

“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

华尔街跳楼的也很多。”

林寒从华尔街谈到伦敦金融街,从大作手利弗莫尔到巴菲特的例子娓娓道来。

而后又转回到了李某人的事情上。

“就算是伪造财报,也需要企业有潜力,需要实打实的产品。

李某人现在进退两难,摊子太大,而且收购的企业一言难尽。”

这个年代的华夏,和二十一世纪的巴拉特有的一拼。

野蛮荒诞,堪称资本地狱。

就算是最低级的资本进来,也要扒层皮。

别看地方政府一个个只顾眼前利益,但是那帮人精明着呢。

为什么把企业职工和干部打包给李某人,因为那些才是地方政府最大的负担。

为何后来又轰轰烈烈的我不下岗谁下岗。。。

就拿李某人来说他一开始收购企业也是有标准的,市场占有率,财报必须过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