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看了奏折,很快就了解到了如今铁路修建的进展。
为了尽快将铁轨建好,颜宁可是花了不少功夫。
从京城到扬州再到岭南的线路会经过各个城池,于是工部尚书建议让各个城市加快进度做钢铁,铸成铁轨。
这么一来,铁轨的建设速度会快很多。
不用等太久,就能去扬州玩了,去岭南吃水果也方便好多。
这时候,户部尚书问:“这铁轨是要收费的吧?殿下准备如何定价?”
颜宁想了想,“不着急,回头看看情况再说,而且还有运送货物的车厢,等火车建起来再说也不迟。”
都开始想要定价了,然而火车都没做出来。
颜宁道:“横竖都花了那么多钱,我们的火车还没做好,多做几个火车吧,路上应该用得到。”
户部尚书知道,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只能问:“殿下,一辆火车造价多少?”
颜宁想了想,“没事,便宜的,五千两银子就能造一辆了。”
户部尚书松口气。
他还以为这东西贵得很。
颜宁继续翻看奏折,上面写着已经开始挖山洞、建桥梁,总之计划进行得一切顺利。
就是有些烧钱。
颜宁已经将镜子铺开遍了其他的城市,收益很是客观。
颜宁又去查了一下送来的几个铺子的账目。
琉璃、灯、镜子,这些在古代卖得好,那是理所应当,毕竟都是新鲜东西。
让她有些意外的是,电风扇的利润,竟然有鉴月轩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古代的镜子难得,巴掌大一块就要好几百两银子。
一个电扇也才五两银子,加两个替换电池,也就是六两银子,这销量这么好?
颜宁立马去了风扇厂,看看他们制作的情况。
只见工人们很快就将塑料做好,比起一开始的生疏,现在损耗率很低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供不应求。
电风扇没有单独的铺子,电灯铺子找了个小角落卖,每次上新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哄抢完了。
颜宁是真的没想到,电风扇能卖这么好。
不过想一想,在京城能买得起电风扇的人并不少,而且还有外地来的商人想将电扇买走。
颜宁让他们一些奖金。
工人们更卖力了。
颜宁见几个铺子都挺赚钱,于是第二天她就提起了这事。
颜宁没有在朝堂上说,免得大家都说不同意。
不过颜宁在御书房的时候,本来准备和她爹说的,结果户部尚书在这边。
颜宁便说:“如今国家昌盛,税收高,几个官办的铺子收入也高,我觉得很多计划可以放手去做。”
“比如说,修水泥路。”
这次她要在岭南修建的水泥路要连接各村各镇,尽量多铺一些。
岭南是个好地方,她要加强对岭南的治理,还得让岭南的好东西能卖出来。
颜宁开始细说在岭南铺路的计划。
一听说各乡各镇都要修水泥路,颜泽频频点头,觉得闺女说得对。
只是户部尚书皱了皱眉。
不是国库出不起,只是在岭南铺满水泥路,还要遍布乡镇,多少有些异想天开了。
户部尚书有些疑惑地问她:“殿下,您为何对岭南有这么深的执念?一定要修这条路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