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李虎返回,脸色凝重:“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些。敌军巡逻士兵众多,换岗频繁,四角了望塔上也有人监视。我们分成四组,一组负责一个了望塔,行动要快、要准、要静。我带第一组先上,解决东北角的了望塔后,以信号为令,大家同时行动。”

士兵们迅速分成小组,各自准备。李虎带着一组人,猫着腰来到东北角了望塔下。塔下一片昏暗,只有塔顶的火把偶尔投下些许光影。李虎对身边的兄弟轻声说:“用攀爬钩,上!” 他们熟练地抛出特制的攀爬钩,钩子准确地卡在塔壁的缝隙中,几人顺着绳索迅速向上攀爬。

快到塔顶时,李虎做了个手势,众人停下,屏住呼吸。他看准时机,猛地发力,一个飞身跃上塔顶。守塔的黄巾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李虎手中的匕首已经划过他的咽喉,鲜血溅出,士兵瞪大双眼倒下,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李虎迅速发出信号,其余三个小组也同时行动,一时间,各个了望塔上的岗哨都被悄无声息地解决。

解决完岗哨,李虎低声喊道:“快,去粮草堆!” 小队成员迅速冲向粮草囤积点。李虎一边洒着火油和硫磺,一边对身边的士兵说:“多洒点,这一把火烧得越旺,我们的胜算就越大。” 士兵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将易燃物均匀地铺在粮草上,又覆盖上干草和杂物。

“点火!” 李虎一声令下,一名士兵点燃了火种。刹那间,火焰 “轰” 地一下蹿起,在夜空中肆虐。火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粮草堆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仿佛是胜利的号角。

“撤!” 李虎大喊。小队成员迅速转身,朝着预定的撤离路线狂奔。黄巾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惊得乱作一团,呼喊声、救火声交织在一起。

在撤退过程中,李虎边跑边指挥:“在这里设绊马索,那里放些尖刺。” 士兵们按照指示迅速行动,在必经之路上布置好简易陷阱。当黄巾军追来时,不少人被绊倒、刺伤,追击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李虎带领小队成功摆脱了追兵,返回营地。一见到邹靖,他兴奋地说道:“校尉,任务完成,黄巾的粮草已化为灰烬!” 邹靖大喜,拍着李虎的肩膀:“好!你们立下大功了!”

邹靖拉着李虎来到营帐中,对他详细询问行动的细节。李虎一五一十地将过程讲了一遍,邹靖听后,不禁对李虎和小队成员的表现赞叹不已。

“此次火烧粮草,定会让黄巾乱了阵脚。但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加强防备,我们后续行动还需更加谨慎。” 邹靖说道。

李虎点头称是:“校尉,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们慌乱的时机,再做些文章。比如,散播一些谣言,让他们内部产生猜疑。”

邹靖眼睛一亮:“此计甚好!我们可以派人在黄巾军中散布消息,就说我们有大军即将来袭,而且他们的粮草被烧是因为有内奸。这样一来,他们必然人心惶惶,互相猜忌。”

于是,邹靖立刻安排人手去执行这个计划。数日后,果然从冀州传来消息,黄巾军内部因为粮草被烧之事争吵不休,不少人怀疑身边有叛徒,气氛十分紧张。

萧逸得知后,召集众人商议:“如今黄巾内乱,正是我们出击的好时机。但我们也要防备他们狗急跳墙,需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吴用轻摇羽扇:“主公,我们可先派出小股部队,对黄巾周边郡县进行骚扰式攻击,让他们疲于应对。同时,主力部队悄悄向巨鹿郡逼近,待时机成熟,一举攻破。”

关羽手抚长须:“军师此计虽妙,但需注意,我们骚扰之时,不能让他们摸清我们的主力动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