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秘鲁沿岸位于东南信风带内,受到东南信风控制,在东南风和盛行西风的常年吹拂下,会使得沿岸表层的海水偏离海岸。

为了达到水压的均衡,这时底层的海水便会上升补充,就是上涌,从而形成上升补偿流。得益于这个过程,会使得海水受到搅动,上下翻腾。

于是,海里的营养盐类等大量营养物质,就会随着海水来到表层。同时,由于该地区沿海多云多雾覆盖的天气,日照稀薄,十分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

因而为海里的鱿鱼等提供了充足的口粮,所以秘鲁鱿鱼个头比较大,目前已知最大的可以长到200多斤。

再加上一些比如降低胆固醇等功效的宣传,使得各水产公司趋之若鹜。每年的8-11月份是该物种的捕捞旺季,不仅仅是国内,很多国家也把这里当成首选。

好了,介绍完船只和鱿鱼的情况,接下来说一下二号人物——船长李承权。

他是1969年生人,当年是41岁。因为一直在海里摸爬滚打,此时他已经是一个拥有20多年出海经验的老船长了。

虽说驾驶船舶的经验丰富,不过去公海捕鱼他只经历过两次,眼下即将是他的第三次远航。因为受不了这份苦,很多跟过他的人这次都不想去。

没办法,他只能尽量多找些帮手,毕竟一条船上这么多人,自己人多,说话的分量就越重嘛。

于是,他就找到自己的朋友,朋友又介绍了他们的朋友。首先是傅义忠和王永波,由他俩担任船只的大副和二副;还有一个叫做夏启勇,来担任伙夫,负责整条船的伙食工作。

而二副王永波又推荐了自己的亲戚吴志国、江树涛、段志芳以及崔永,还有两兄弟分别叫做温斗和温密,他俩是老职业技术员了,其中温斗担任轮机长,温密担任轮机员。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保障船只机械设备和主机的运行保障。

以上说的人员大部分来自大连,是鲁荣渔2682号的管理人员,而剩下的几十人大多都是中介公司转介绍的,主要就是干捕鱼的工作和一些杂活。

虽说人员很快就配齐了,但是上船的人大多不是本地渔民。他们都知道出海捕鱼很艰难,时间长就不说了,有时候碰上恶劣天气或者是船只故障,外加上互不相识,很容易产生矛盾。

所以他们宁愿少赚点钱,也不想趟这趟浑水。

中介公司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只能找那些外地来务工的人。这些人有两个共性:其一,既然他们出来就是想赚大钱,干活也相对卖力;其二,就是他们容易被忽悠,真要出了事,平起来也容易。

这就是这艘船和整个捕捞业的基本情况。咱们再把目光转回刘贵夺这里。

他想到能赚那么多钱,于是削尖了脑袋想上船,很快就找到了中介公司应聘。

他直接就问:“有没有合适出海捕鱼的工作?请务必想办法让我上船,我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想多赚点钱。”

中介公司这边一听,这不送上门来了吗?正好招人不顺利,能多忽悠一个就是一个。

立马告诉他:“现在就有要出海的,急需吃苦耐劳、志同道合的人士加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