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三月,乍暖还寒,大明的天空湛蓝如洗。

在一支新抽调的军队护卫下,周王与晋王两个藩王宗系,踏上了前往倭国的道路。他们像是被囚困许久终于挣脱牢笼的雄鹰,满心都是即将翱翔天际的兴奋与期待。

这不,晋王端坐在装饰精美的马车之中,车窗外,大明的山川田野如画卷般向后退去。

他微微仰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在这国内虽有藩王之尊,却处处受限,犹如困兽。如今主动前往倭国,定能开辟出一片属于我朱氏的新天地。”

周王骑在一匹矫健的黑色战马上,身姿挺拔,意气风发。他回头望着身后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心中豪情万丈,心中想着:“终于摆脱了这看似荣耀实则束缚的生活,倭国,将是我朱氏一族再次崛起的起点。远离朝堂纷争,在那片土地上,我定要打造出一个属于周王系的辉煌国度。”

各藩王中,就周王一系最是能生,等到这隆庆年间,周王一系的人口,差不多有三万人了。光是靠这宗族,就能掌控整个封地了。

一路上,两位藩王的兴奋之情如燎原之火,迅速点燃了两个藩王宗系众人的心。

晋王世子年纪轻轻却英气勃发,他骑马紧跟在晋王马车旁,激动地说道:“父王,儿臣早就盼望着这一天,到了倭国,儿臣定要组建一支无敌之师,让那倭国上下都对我大明朱氏皇族俯首称臣。”

晋王看着世子,眼中满是赞许:“吾儿有此壮志,为父甚是欣慰。待我们到了倭国,定要齐心协力,将我大明的荣耀播撒在那片土地上。”

周王的王妃陈氏,聪慧而果敢,她坐在轿中,轻声对周王说道:“王爷,倭国之地,风土人情与我大明大不相同。到了那里,还需谨慎行事,恩威并施,方能站稳脚跟。”

周王听后,点头称是:“王妃所言极是,本王心中已有计较,定不会辜负这难得的机遇。”

可以说,每个迁移的宗室,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幻想着有一番作为。

然而,有的时候,愿望是美好的。

经过漫长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了倭国。眼前的倭国,虽有着独特的风情,却与大明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错落的日式建筑略显简陋,街道上行人的服饰也远不如大明的华丽,整个城市弥漫着一种质朴而陈旧的气息。

晋王原本兴奋的神情逐渐被一丝失落所取代。他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苦涩:“原以为倭国即便不及大明,也该有几分繁华,却不想如此……”

他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

周王有些幸灾乐祸,不过他表面上还是安慰了晋王,然后出发前往本州岛。

结果他发现,本州岛的情况,远比九州岛更破败,顿时就傻眼了:“这……这与想象中的差距甚远啊。”

好在周王一系,一直是比较有优良传统的,他很快便振作起来:“既来之,则安之。我等定要凭借自身的能力,让这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明远征军和他们交接了之后,便踏上了归途。

在远征军的队伍中,校尉王虎骑在一匹棕色战马上。他看着身旁同样意气风发的战友们,兴奋地说道:“兄弟们,咱们这一路从倭国杀回来,历经了多少生死之战,这次回去,皇上肯定会重重犒赏咱们!说不定我就能给家里的老母亲买个大宅子,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咯!”

身旁的士兵赵强咧嘴笑道:“虎哥说得对!我啊,就想给我那未过门的媳妇多买点金银首饰,风风光光地把她娶进门。这次的封赏,那可是咱们用命换来的,可不能少咯!”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队伍中回荡,驱散了一路的疲惫。

参将陈武望着前方连绵不绝的队伍,心中也满是期待:“此次出征,我等不仅平定了倭国之乱,还将那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倭国枭雄擒获,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回到京师,加官进爵不在话下,我定要好好施展一番抱负,为大明再立战功!”

不管如何,这也算是灭国之功了,每个人都对回国之后的封赏期待了起来。

当然,也有人担心朝廷不会兑现封赏,或者封赏太过小气。

等到五月份的时候,远征军终于回到了京师。

不用说,京师百姓肯定是万人空巷,都去看热闹了。特别是京营出征将士的家属们,更是犹如过年一般。

远征军凯旋,自然也带回了俘虏,是那些被俘的大名。

这一次,就没有上次倭王那样高规格的献俘仪式了。

主帅谭纶只是和迎接他们的内阁次辅张居正做了交接,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一众倭国俘虏都交给了刑部,准备回头处置。

美酒好肉,犒赏,然后全部入驻京营营地,等待第二天隆庆帝的亲自检阅。

等到第二天一早,京营校场上,军容严整的大明远征军将士们,身姿挺拔,宛如一排排苍松,他们身上的铠甲虽沾染了征途的尘埃,却依旧闪烁着铁血的光芒,那是历经战火洗礼的荣耀印记

没有让他们换新衣,也是昨天张居正特意交代的,就是要他们展现沙场归来的原本模样。

在远征军将士列队完毕没多久,隆庆帝朱载坖便到了。他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在一众朝臣与宦官的簇拥下,迈着沉稳而威严的步伐登上了检阅台。

随着一声声激昂的号角响起,检阅正式开始。

将士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有序地从隆庆帝面前走过。不用说,战场归来的将士,都是经历了血与火,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彰显了大明军队的铁血纪律与英勇无畏。

隆庆帝看得不时点头,一支军队能不能打,多少还是能看出来一些的。

最后,军队再次列阵完毕。

“陛下圣明,我等愿为陛下效死!”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他们的忠诚与热血,都倾诉给这位大明的主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