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价格高,不一定好卖。

今天要不是老熟人扫货,六十多只,顶多能卖掉一半。”

回程途中,张强开始总结今天摆摊的经验。

三十多斤螃蟹,在乡镇菜市场,以六十块的价格出售,销量并不好。

购买螃蟹的客户,大多数都是青年人,以及少数中年人。

乡镇菜市场,主体客流量,以中老年人为主流。

螃蟹是最好抓的,也是资源最多的。

即这边价格高,没有销量,也赚不到钱。

第二个就是海螺、贝类海鲜,像螺、蛤、蚶、蛏、蚬等。

若是不计较大小个,在礁石沙滩上,一个小时能弄到二三十斤。

乡下本地有螺,河里就有三个品种,鱼塘还有贝类,菜市场里也卖田螺的,带壳的不好卖。

唯一好处就是好养,回头买个大桶,加点海水,捕捞一次,够一个星期卖。

今天就剩贝类最多,运过来二十斤,卖了一大半,还剩下差不多四五斤。

最受欢迎的是虾,节虾,对虾最为受欢迎。

皮皮虾,因为本地小龙虾泛滥,女性大多数不会够买。

今天承老熟人的人情,剩下二十多斤虾,八百五一次被清空。

总结起来,以卖虾为主,螃蟹为辅,跟着卖点贝类最好。

八爪鱼就算了,这家伙老是越狱,一个桶装不了几个,价格高了没人买。

那么,问题来了。

虾之类最难抓,这些小东西喜欢躲在礁石区域,小网兜作用不大。

大点的就得下拦河网,目前手里的拦河网,都是淡水渔具,在海水里泡几次估计就得废。

再大点的捕捞工具,单凭自己一个人无法操作。

只能退而求次,用拦河网,地笼这种守株待兔的方法。

“嘟嘟,我们去抓虫虫好不好?”

从大龙堂到三岔镇,中间有一段路走的是山脚,两个公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张强停车把嘟嘟抱下来,假装抱着嘟嘟去嘘嘘。

其实在转角树根下,抓着黑屏手机,抱着嘟嘟进入沙滩。

“我去,这是退潮了吗?”

看着沙滩上的拦河网,张强有些无语。

今天出现的位置,是昨晚出来的位置。

不远处的椰子树下,几只塑料桶可以作证。

昨晚从椰子树下,走到浪涛滚滚的海水里,只有两三百米远。

为了保证入网鱼虾存活,张强特意把拦河网,拉到半米深的浅滩中。

现在一看,沙滩距离浪涛最少也有五百多米。

隔着老远就能看到拦河网,以及几个趴在沙滩上的地笼。

“虫虫,舅舅…”

嘟嘟说话是用单词的,一句话最多不会超过十个字,还反复用单词结合。

夕阳西下时分,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海岸线,将海浪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

海浪轻拍着两岸的礁石,发出轻柔的涛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远处的海面上,夕阳的余晖与海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带,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

海鸥在空中盘旋,发出悦耳的叫声,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