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良久,希利抬起头,把秘书叫了进来。

“去把环保署署长叫来......”

现在针对中华电力的舆情这么大,他不能不有所应对。

而且,要重打“核安全”这张牌,就必须把火力发电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压下去。

如今,TVB和亚视每天下午五点就会播放一小时的核电科普节目,甚至邀请法国核电专家现场答疑。

各大专家在镜头前斩钉截铁的重复着一个主题。

“核电站不是炸弹,而是现代工业的引擎。”

再加上此前邵维鼎的新闻发布会的效果逐渐发酵,港岛市民的恐惧已经渐渐被理性给取代。

看看窗外就知道了,原本聚集在港督府外的抗议人群,现在只剩下小猫两三只。

而且,这些人为什么还留在外面。

希利是一清二楚,毕竟每天站在外面,就能有钱拿。

港岛,可有太多人愿意领这份钱了。

不过,这些事情,倒也给了他一个解决中华电力舆论的最佳范本。

“等等......”希利叫住已经走到门口的秘书:“另外给嘉道理家族打一个电话,让罗世兰亲自来见我。”

这个罗世兰是米高·嘉道理的父亲,也是中华电力、港岛尚海大酒店、港岛地毯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可以说,这个人才是嘉道理家族真正的话事人。

没一会儿,环保署的人先过来了。

“总督,您找我!”

环保署署长杨信彦敲开了门,恭敬询问。

担任环保署署长的是一名华人,这也是贯彻用华人管理华人的方针。

在港府内,除了核心部门以及高等级职位,几乎都由华人担任。

华人管华人,英国人管少数几个华人,既减少管理成本,还能把权力分担出去,笼络港岛当地的豪强资本。

是一举多得的策略。

这也是英国人在海外拥有大片殖民地,但仍然能稳固掌控的原因。

因为在殖民地当坏人的都是当地人,而他们英国人,不与平民百姓直接接触。

当这些坏人压制不了底层的时候,这个时候英国人则会出来,充当“救世主”、“正义法官”,惩治一批“坏人”,再把闹事领头的几个人或安抚收买,或打压枪毙。

如此循环往复,殖民地内斗不止,英国人稳坐钓鱼台。

这套手法,他们用了几百多年,屡试不爽。

以至于,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殖民地的人,还在感念英国人的好。

甚至还造出了,只有当过发达国家殖民地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谬论。

瞧不起那些半殖民地国家和没有被殖民的国家。

认为他们没有经受“文明”的洗礼。

印度这颗英女王头顶上的明珠,就是如此,在2025年仍然有大批民众怀念英国人,在国际政策也多亲近跟随英国。

“你马上拟一条公告,内容为:对于近期中华电力于今年竣工的青山火电站引发的诸多争议,港府高度重视...”

港督希利目光锐利,也不和杨信彦多说什么,直接道:“...目前将由多部门联合成立独立调查组,对此进行彻查。”

“这件事,由你来牵头。”

话音落下,环保署署长杨信彦猛地抬头,显得有些不敢置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