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来!
原创 逍遥子 老子道德经
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佳句
俗话说:“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去,兄弟姐妹是亲戚。”
兄弟姐妹的感情,疏于父母,又亲过外人。
虽是从小一起长大,睡一个被窝,穿一条裤子。
但成家以后,兄弟姐妹之间,也就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
经历过后便会明白,其实兄弟姐妹之间交往,也是有条件的。【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兄弟之间算明账,才能长久
小说《弟兄》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令人羡慕的亲兄弟,周边的人提起时,常常对他俩赞不绝口。
可有一天,弟弟突然生病,疑似得了不治之症。
得知消息后,房间外的哥哥不禁开始愁苦,这该怎么办?
弟弟的医疗费是一比巨大的数目;自己家和弟弟家几个孩子都抚养成人的话,也是很大的开销。
日思夜想后,他晚上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的弟弟去世后,他只送了自己的孩子上学,当侄子来找他时哭闹时,他却因为不舍得这笔支出,动起手来赶走了侄子。
当侄子找来旁人说理时,哥哥焦虑地不断与人辩解自己没有昧着良心。
直得第二天,他得知这是误诊,这才松了一口气。
可当再次听到有人夸奖他们兄弟情深时,哥哥却总是很沉默,因为他自知,即便他爱他的弟弟,但面对金钱的考验,他也有偏私和自利的一面.
老人常说:“火试金、钱试人;亲兄弟,明算账。”
多少亲戚,都在“钱”字上面翻了脸;多少兄弟,都在索取中断了情。
有时候,再亲密,再亲近的关系,也要把账单算清楚,将付出记分明。
长期的索取与不以为意,只会让感情破碎,使家人寒心。
唯有感恩与及时的回馈,才能让感情日益深厚。
有道是:“礼尚往来。”
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离不开相互的扶持,但也要及时的“扯平”。
只有清清楚楚,有来有往,两不相欠,往后的日子里,相处起来才能说话办事才有底气,手足之情也能得以延续。
姐妹之间有距离,才是最好
俗语有云:“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与人相交,最舒服的关系就是懂分寸、有距离感,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小时候虽不分你我,但长大后,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这时手足之间的相处,挨得太近,联系太密,反而会干涉太多,放大矛盾。
小说《父母爱情》中有一对姐妹,二人出身优渥,感情也十分要好。
后来姐姐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商人,妹妹则嫁给了没什么文化的军人。
因为是亲姐妹,两人时常来往,面对姐夫的优雅和姐姐不经意间的炫耀,妹妹常常不满自己丈夫不够体面。
后来姐姐一家渐渐败落,搬到了妹妹生活的岛,妹妹又正怀了孕,便邀请姐姐前来帮忙。
长期的相处下,面对生活越过越好的妹妹,姐姐心中不禁有些失落,而妹妹却总是没有分寸地追问一二,使姐姐渐渐心生不快。
有一次,家中来了客人,姐姐便去奉茶,于是客人和妹妹道:你姐姐可真漂亮有礼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