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是槐花村的村长刘知章,见过叶霓棠,也听过叶霓棠的“大名”。

语气里没有嫌弃,却也不欢迎。

叶清泓走上前,真诚的揖礼,“刘村长,实不相瞒,我们是来买蜂蜡的,

镇上药铺的蜂蜡价格太贵了,

想从你这买点便宜的。”

刘知章看着他,面色温和不少。

“叶家少爷,我们村里和府城那边的大户定了契约,

每月上交的蜡烛是有数量限制的,一旦把蜂蜡卖给你们,就交不了货了。”

这话一听就是推脱之词。

否则他也不会听到俩人要买蜡烛时,就出来见他们了。

叶霓棠挑唇笑问,“那边角料呢?你们做蜡烛总会剩下一些不能用的边边角角吧,我们要的不多。”

刘知章摇摇头,“那些边角,我们融了后,做了普通蜡烛。”

总之一点也没有。

叶霓棠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们会养白蜡虫吗?”

叶母曾和三个孩子说过,在隔壁的南靖国,有一种白色蜡烛,是个稀罕玩意,还曾做国礼,送给大峪国。

叶霓棠猜,那白蜡烛,应该是白蜡虫分泌物所做。

大峪国没有,那是不会养白蜡虫了。

听到白蜡虫,刘知章疏离的脸上,有了色彩。

“南靖国的宝贝白色蜡烛,就是白蜡虫所做,

在大峪国,只有宫里人才有机会见到,

我们要会养白蜡虫,就不养蜜蜂了。”

“那你能找到白蜡虫种吗?我会养。”

叶霓棠眼神笃定,反正她祸害小动物的名声在外,会养虫子,也不奇怪。

“大姐,不可胡言!”叶清泓低斥一声。

她会什么,他能不知道?

要真会养白蜡虫,他们干嘛交给别人,自己养不香吗?

听说一斤蜂蜡能做出六根小蜡烛,每根能卖到三五百文。

至于那南靖国的白蜡烛,在大峪国更是无价之宝。

“哈哈,叶家姑娘,你们兄妹要没事就回去吧,我们蜂蜡不卖。”

刘知章完全不信叶霓棠的话,抬手就要送客。

他可没闲工夫,陪着俩孩子瞎胡闹。

叶霓棠选择说出白蜡虫,也是因刘知章看她的目光里,至始至终都没有嫌弃。

对她和叶清泓也是以礼相待。

可见此人是个君子。

叶父也曾说过槐花村的人,品质都不错。

叶霓棠脸上带着轻笑,“刘村长,白蜡烛不是白蜡虫所做,

而是白蜡虫的雄性虫子,分泌出来的白色蜡质,收集后,进行熬煮过滤制成,

白蜡虫和蚕爱吃桑叶一样,它们喜欢在冬青树和白蜡树上栖息产子泌蜡,

今日打扰了,告辞!”

说完之后,她学着叶清泓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刘知章听了她的一番话,暗暗惊讶。

这比他们派人潜去南靖打探到的关于白蜡虫的消息,还要详细。

他赶紧追了过去,“叶姑娘,叶少爷,请等一下。”

叶霓棠回头,“刘村长还有事?”

刘知章面带微笑,客气不少。

“你和令弟,先到寒舍喝口茶,我去峰场看看,若是有多的蜂蜡,我给你们匀一点。”

“那就谢谢刘村长了。”叶霓棠带着弟弟,跟着他去了他家里。

刘知章让家中妇人上了茶水,又送来几样点心。

还让自己的妻子,陪着叶霓棠聊天。

这么细心周到,叶霓棠倒也放心把白蜡虫养殖法子告诉他了。

刘知章出了大门,到了另一个宅子,刘氏族长的家。

他简明扼要的说了叶霓棠的目的,把她关于白蜡虫的话,一字不漏的说给了族长听。

族长名叫刘钊,听了此话,思忖片刻后,眸光炯亮。

“去把最好的蜂蜡,卖给她十斤,其他的别允诺她,一切等哲然从南靖国回来再说。”

“好,我这就去。”刘知章恭敬离开。

回来时,身后还跟了两个年轻人,抬着一个圆形大口的矮篓子。

篓中两块圆形蜂蜡,用油纸包着。

“叶姑娘,叶少爷,这是我让族人帮你们匀的,一共十斤,你给个三两银子吧!”

听他话中留了那么多余地,就知他对她说的话上心了。

叶霓棠笑着道:“刘村长仗义,你们若想养白蜡虫,先种白蜡树和冬青树吧。”

她正要掏银票时,叶清泓拦住她,把自己口袋中一两面额的银票拿出三张,送了过去,

“多谢刘村长,时候不早,我们就不打扰了。”

“多谢姑娘提醒,两位慢走!”

刘知章陪着他们走到村口。

等人走远,两个村口守卫不解,“大伯,不是说不卖蜂蜡吗?”

“对,不卖!”卖给他们的可不是蜂蜡。

刘知章没有多解释,又去了族长家。

叶霓棠两人回到镇长,拿着那一千两银票,还了八百两的债。

买了一大包油纸,一包黄糖块,两口铁蒸锅,一口大陶釜,四个大陶罐子和一些小陶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